龙华镇环境和配套设施的改善,让企业和员工更舒心。 南方日报记者 梁维春 摄
一个1000多名员工的家居工厂,拥有200多名研发和设计人员,这里生产的高端灯饰远销欧美地区,成为美国白宫等场所的装饰品。
这便是位于博罗县龙华镇的惠州市家宜家居有限公司。这个从东莞市搬迁而来的企业,在历经两年多的建设后,于今年4月正式投产。
“我们很看好博罗龙华这个地方,未来我们会把产能扩大到原来的2倍以上。”对于未来,惠州市家宜家居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智勇充满信心。
盛夏日间,在惠州市家宜家居有限公司(下称“家宜家居”)的生产车间里,工人们串起形状各异的灯泡,再将它们逐一摆放好,这些看似不起眼的零部件,在组装完成后,将变身设计新颖的高端灯饰,应用在各类高端建筑之中。
这样细致的手工活,曾是家宜家居工人们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。有别于普通灯饰工厂,传统手工一度是家宜家居的主要生产方式,手工与机械加工的比例为7∶3。
“我们做的是外贸生意,高端场所的用灯虽然数量不多,但质量的要求很高。”张智勇说。
搬到龙华镇以后,家宜家居有了自己的园区,配备了新的生产设备,自动化和数据化程度也大大提高。张智勇告诉记者,全自动注塑生产线、环保自动喷涂线、自动化机械手等高端智能设备全部到位后,厂区内传统手工和机械加工的比例将转变为3∶7。
位于广汕公路旁的家宜家居项目,总投资约2.5亿元,占地约47亩。如今,这里已成为家宜家居公司总部,未来,关联6家分厂的研发、生产、销售、商务中心将陆续迁入项目园区,公司整体的管理效率也将得以提升。
张智勇告诉记者,在搬迁到龙华镇以前,家宜家居在东莞市的老厂已经运转了20年。在那里,他租了5个厂房,最高峰时年产值达到近6亿元。
事实上,早在2016年,张智勇就曾到龙华镇考察过,计划在这里建设新工厂。他记得,DB视讯·(中国区)官方网站彼时的选址所在地还是一片空旷的土地,周边只有寥寥几间村屋,人迹罕至。不远处的圩镇,沿路的旧厂房和居民楼一栋挨着一栋,不少厂房长年空置,“像极了一个20世纪90年代的乡镇”。
终于定好了新工厂选址,张智勇却开始了漫长的等待。一边是东莞高昂的厂房租金产生的“推力”,另一边是东莞当地高端灯饰产业自带的集聚效应和产业配套“拉力”,很显然,他和公司都还没有做好准备。
转机出现在2021年。这一年,龙华镇党委、政府开始大规模盘整闲置用地,张智勇相中的这一块项目用地,以及这个投资超亿元的项目,重新进入了他们的视野。经过多番对接,张智勇被当地政府的服务意识和办事效率打动,这一次,他终于下定决心“搬家”。
2021年,家宜家居项目用地在龙华镇柳村村正式摘牌。2022年,项目建设启动,并于2025年建成投产。DB视讯·(中国区)官方网站
拥有自有产业园的梦想终于实现。然而,张智勇没想到的是,斥资2.5亿元建设的这家新工厂,从建设到起步都遇上了重重难关。
第一道难关是新冠疫情。张智勇告诉记者,受疫情影响,产品出海常常遇上阻滞,资金无法及时回笼,也在一定程度影响了新项目的建设。
第二道难关是美国发起的关税战。今年4月,家宜家居项目刚刚投产,就遇上了关税战,而美国市场在家宜家居的业务版图中占比接近七成。“虽然我们在越南建设的工厂解决了部分订单问题,但是美国市场体量巨大,对订单和营收影响还是很大,企业很受伤。”张智勇说。
但令张智勇欣慰的是,在项目建设和投产运营过程中,当地政府提供了“保姆式定向服务”。“在证照过程中,龙华镇派出了专人带着我们走流程,一切手续都比我们想象的要简单,政府的服务意识让我们感到非常温暖。”他说。
龙华镇相关负责人介绍,近年来,龙华镇党委、政府全力服务优质项目落户,以超常规力度开展项目用地征拆,推动家宜家居等多宗亿元级和10亿元级项目顺利落户建设。
受关税战影响,项目投产的第一个月,家宜家居的新车间几乎处于停工状态。于是,搬迁和试产同步进行,6家散落各地的分公司将陆续迁入园区。
新的转机来得比张智勇想象中快。5月12日,《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》发布,为外贸企业带来了90天“窗口期”。
来自美国的订单,漂洋过海地回来了。这两个月里,张智勇的电话总是响个不停,客户催促着,希望产品尽快运达。
“现在整个产业链都集中在园区里,预计两三年之内就能达到满产状态,到时年产值将达到15亿元。”
在家宜家居的工厂流水线上,原材料经过成型、烧焊、打磨、表面处理、抛光、组装等多道工序后,一一下线,出口到世界各地。
在这里,超过八成的工人随工厂从东莞搬迁而来。为此,当地政府在项目附近升级建设龙华镇第二小学,为家宜家居及周边企业的员工解决子女读书的后顾之忧。
今年是张智勇来到龙华镇的第5个年头。这些年里,他见证了当地环境和配套设施的改善,“尤其是去年以来,圩镇面貌每天都有新变化,我们看到一个小而美、小而精的乡镇逐渐成形。”张智勇说,如今,工厂对面的小公园已经完成建设,加上镇上新开的美食街,员工下班后有了更多可玩可看的地方。
不仅如此,今年全线通车的龙城大道,也成了家宜家居重要的货运通道。如今,家宜家居每天有数十辆货车从这条路经过,从这条产业大道起步,产自博罗的高端灯饰产品正照亮全球各地。
钉橡筋、车皮、扪皮、质检……在位于惠州市博罗县的惠州左右家私产业园二期项目,一块普通海绵变身一套成品沙发,需要经过100多道工序。
在这里,每天有大约200套软体家具产出,销往国内外。目前,这一产业园已经成为深圳市左右家私有限公司(下称“左右家私”)在国内规模最大的生产基地,年产值超10亿元。
“除了绿色化升级,未来的家居还应该具有高端化、智能化和数字化的特点。”左右家私常务副总裁余卫中介绍,近年来,左右家私的产品研发开始向数字化、智能化转型升级。为此,二期项目专门建设了数据中心,用于辅助家具产品的研发。
家具产业是博罗的传统优势产业。近年来,博罗县支持家具产业进一步创新提升和转型升级,打造现代家具产业集群。以博罗县杨村镇为代表,该镇把健康家具产业作为第一主导产业,快速推动健康家具产业集聚发展。
“未来,我们还计划建设3—5期项目,建成后目标总产值超百亿元。”余卫中表示,惠州左右家私产业园协议用地面积约783亩,总投资33亿元,计划分五期建设,主要生产真皮沙发、软床、茶几、餐台、餐椅、电视柜等家具,建成后将成为左右家私集研发、制造、物流、展示和健康生活宜居中心于一体的战略核心生产基地。
近年来,承接广深莞优质家具制造企业外溢,左右家私、松堡王国、水华寨村企合作等多宗优质家具产业项目落户杨村镇,构建起涵盖设计研发、智能制造、品牌营销的全产业链生态体系,初步形成特色化、集群化的发展态势,持续推动家具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今年2月,位于杨村镇的深圳富利源智家生态链有限公司项目举行动工仪式。该项目总投资约2亿元,占地面积约47亩,建筑面积约6.3万平方米,主要生产智能真皮沙发、智能真皮床、智能真皮单椅,建成后年产值将达到4亿元,年纳税额约1400万元,预计2025年年底完工。
经过多年积累,现代健康家具产业已成为博罗工业的一块金字招牌,正向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发展,向全屋生态、新材料研发等领域拓展。如今,转型升级中的现代家具产业,正与当地五金、涂料、皮革、包装材料与印刷等配套产业形成更稳定的上下游供应合作关系,现代家具产业链以及物流配套设施逐步完善。
家具产业作为博罗传统优势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,在博罗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市场潜力。当前,博罗正推行重点产业链“链长制”,将时尚产业链列为全县重点发展的九大产业链之一。2024年,博罗县出台加快推进时尚产业链(家具产业链)发展实施方案,明确提出要通过完善产业链、稳定供应链、提升制造链、培育创新链、做优营销链、保障要素链等方式,建设在粤港澳大湾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现代家具产业集群。
记者了解到,目前博罗县已建立家具产业链工作专班,专班下设办公室,设在杨村镇人民政府,并成立了临时党支部。
博罗提出,到2026年,将博罗打造成在粤港澳大湾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现代家具产业集群,力争全县家具产业集群产值突破100亿元。
截至2024年12月,博罗县共有家具行业企业212家。其中,规上工业企业74家。
近年来,博罗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产业发展势头,开展家具产业链精准招商,积极承接深圳、东莞、广州等周边城市产业转移企业,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来博投资发展。同时聚焦服务企业工作,积极主动向企业宣传相关优惠政策和办事流程,协助企业解决各项困难,保障企业落地落户、快速发展,全力促进产业链招商工作取得实效。
今年1月,DB视讯·(中国区)官方网站博罗县家具行业协会正式成立,并举行第一届第一次会员大会。会上,博罗农商银行向博罗县家具行业协会提供30亿元专属授信额度,为博罗家具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,激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。
据了解,博罗县家具行业协会有会员30家,涵盖家具生产、销售、设计、原材料供应、配件配套、物流运输等各个领域,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行业影响力。